中亚内陆干旱区是连接“一带一路”地区的重要通道,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受气候变化影响,中亚国家之间以及与中国之间的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矛盾正逐步加剧。本次会议围绕中亚地区降水的变化机制和数值模拟展开研讨,加深我们对中亚降水异常形成机制的理解。
时间:4月16日
地点:成都市双流区星宸航都国际酒店
 
  
   | 时间 | 地点 | 内容 | 报告人 | 主持人 | 
  
   | 8:30-8:40 | 二楼 明志厅 | 会议致辞 | 
 | 赵勇 | 
  
   | 8:40-9:00 |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亚区域树木年轮研究 | 张同文 | 周天军 | 
  
   | 9:00-9:20 | “一带一路”地区极端气温指数的CMIP6模式评估与预估 | 钱诚 | 
  
   | 9:20-9:40 | 欧亚内陆区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因子及前兆信号 | 刘舸 | 
  
   | 9:40-10:00 | 青藏高原加热与欧亚大陆气候的联系 | 南素兰 | 
  
   | 10:00-10:15 | 茶歇 | 
  
   | 10:15-10:30 | Central Asian precipitation shaped by the interdecadal Pacific oscillation and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variability | 陈晓龙 | 张耀存 | 
  
   | 10:30-10:45 | 过去一百年中亚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 胡增运 | 
  
   | 10:45-11:00 | 西北地区东部与西部汛期降水跷跷板变化现象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 林婧婧 | 
  
   | 11:00-11:15 | Moisture sources associated with precipitation during dry and wet seasons over Central Asia | 彭冬冬 | 
  
   | 11:15-11:30 | 中亚干旱区气候干湿变化的水分收支分析 | 于海鹏 | 
  
   | 11:30-11:45 | Tracking moisture sources of precipitation over central Asia: A study based on the water-source-tagging method | 江洁 | 
  
   | 
 | 
 | 
 | 
  
   | 14:00-14:20 | 二楼 明志厅 | 基于相关不稳定性的汛期统计集合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 毛炜峄 | 张强 | 
  
   | 14:20-14:35 | 中亚降水变化及其水汽循环过程 | 姚俊强 | 
  
   | 14:35-14:50 | 新疆北部地区极端降水分型研究 | 许睿 | 
  
   | 14:50-15:05 | 新疆一次强对流天气对流触发机理研究 | 阿不都外力 | 
  
   | 15:05-15:20 | 中亚降水对不同强度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 | 陈樟 | 
  
   | 15:20-15:35 | Changes in slight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from 1963 to 2017 over Northern Xinjiang | 李明刚 | 
  
   | 15:35-15:50 | 新疆北部夏季极端降水特征及其与全球海温的关系 | 周雅蔓 | 
 
请各位师生踊跃参加
主办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科技处